top of page


clinic kenhao
2023年4月2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失智症知多少?—常見問題Q&A
一、在台灣失智症的盛行率大概有多高呢?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,台灣失智症的盛行率逐漸上升,已經成為台灣老年人口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。根據201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,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,約有7.2%的人罹患失智症,而且這個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進一步提高。因此,...
14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4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PS128快樂益生菌—漫談其臨床應用潛力及生理機轉
益生菌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保健食品,它們對於腸道健康的影響已被廣泛研究。近年來,一些研究人員開始關注益生菌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,並且發現了它們在憂鬱和焦慮等情緒問題上的潛在作用。PS128益生菌是一種具有獨特特性的乳酸菌,最近的研究表明,它對於憂鬱和焦慮情緒的改善有著顯著的效果...
16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4月1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解密思覺失調症:從腦生理致病機轉到治療
思覺失調症 (Schizophrenia) 是一種在精神醫學領域視為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,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品質,被診斷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常表現為有視、聽幻覺干擾,妄想性思考,也可能出現語言混亂、異常行為。思覺失調症的罹病率約為1%,在不同地區和族群之間有些許差異。而好發...
30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clinic kenhao
2023年4月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解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:從診斷到治療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縮寫ADHD)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疾病,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和衝動。這種疾病在全世界都很常見,尤其是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中更為普遍,根據2015年發表的研究,依照DSM...
91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3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從小癖好到大煩惱:認識強迫症及其治療方法
王先生是一位 25 歲的男性,大概三年前開始,他就出現越來越顯著的焦慮情緒,近一年來,他的症狀表現為強烈的擔憂和恐懼,當他感覺到事物沒有處理好時,他會不斷重複某些行為以確保自己安全。 王先生的症狀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。例如,當他離開家門時,他會一遍又一遍地確認門是否已經鎖好。...
56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3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Vitamin D3對焦慮症和憂鬱症的療效
Vitamin 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主要是通過飲食或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合成。Vitamin D在人體中具有多種功能,包括維持骨骼健康、調節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等。近年來的研究顯示,Vitamin D缺乏也與許多身心健康問題有關,精神醫學上最常關注的是其在焦慮症及憂鬱症上的...
80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探索鋅鎂營養製劑: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抽蓄症的臨床應用
鋅和鎂是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,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。鋅在許多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,包括免疫系統的功能、DNA合成、細胞增殖、傷口癒合、味覺和嗅覺等。鎂則是身體內最豐富的礦物質之一,對神經、肌肉和心臟功能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因此,鋅鎂錠作為營養補充劑和臨床治療劑已經得到了廣泛的...
3,42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關注當下,改善生活——正念療法的應用和效果
正念療法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心理治療方法,它融合了佛教的正念技巧和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。正念療法的核心概念是非執著,即學習放下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和評價,接受當下的經驗,並以一種寬容、同情和同理心的態度去對待自己和他人。透過正念療法,人們可以學習如何全神貫注地注意當下的感受、情...
34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揭開潛意識的秘密—淺談精神分析治療模式
精神分析是一種心理治療模式,其源於維也納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(Sigmund Freud)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發展的理論和實踐。它旨在通過探索潛意識和心理動力學的運作,幫助病人理解和解決內心的矛盾和衝突,進而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將詳細介紹精神分析的原理...
2,36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EPA在COVID-19後遺症上的臨床應用
COVID-19自2020年全球大流行以來,對人類的健康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威脅。雖然大多數患者能夠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康復,但是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所謂的COVID-19確診後遺症,即在痊癒之後仍然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症狀。這些症狀包括疲勞、氣促、胸痛、失眠、頭痛、注意力不足、...
14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戒酒新利器Naltrexone(商品名Notholic®)~ 論與另兩種戒酒藥物之比較
酒精濫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,臨床上許多的情緒障礙、精神疾患、物質使用疾患都會與酒癮問題併存,甚至是次發於酒癮問題。因此,酒癮戒治對於以上問題的解決是非常重要的。醫學上,有幾種藥物可以幫助酒精依賴患者戒酒,其中包括Naltrexone、Disulfiram和Acampro...
4,42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千杯千杯再千杯—淺談酒癮的診斷與治療
今天我們來談談酒癮的診斷與治療。酒癮是一種長期濫用酒精造成身體和心理依賴的成癮疾患,對個人的生活和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。因此,及早診斷和治療酒癮是非常重要的。 該如何診斷酒癮? 酒癮的診斷通常基於患者的病史和特定的症狀。醫生通常會使用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的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...
53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還在因嘴饞瘦不下來而苦惱嗎
減重新藥~康纖芙Contrave~參上! 康纖芙ContraveⓇ(Bupropion/Naltrexone)是2014年美國FDA核准上市的複方製劑,2020年也已經通過台灣衛服部核可合法上市,作為抑制食欲減重的口服藥!...
64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淺談恐慌症的診斷與治療
恐慌症是一種常見的身心障礙症,其主要特徵是意外發生的強烈恐懼和焦慮感,可能伴隨有出汗、心跳加快、頭暈等生理症狀。這種病症可能會嚴重干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,因此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非常重要。 恐慌症的症狀可以突然出現,患者可能會感到驚恐、緊張或害怕失控等情緒,也可能出現心跳加快、...
11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3年2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何謂焦慮症?
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,通常表現為無端恐懼、擔憂、心理不安、緊張不安、失眠等症狀,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。 焦慮症的症狀: 焦慮症的症狀可能會因人而異,但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症狀: 頭痛、心悸、胸悶、呼吸困難等身體不適感。...
4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clinic kenhao
2022年12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協助睡眠障礙診斷的好夥伴—臨床睡眠檢測工具簡介與比較
文/胡耿豪醫師 「睡不好」堪稱是個案來精神科診所求助時最常見的主訴。 精神專科醫師在面對這樣的主訴時,通常不會只是開個安眠藥就打發病人,而是得透過診斷性會談、仔細地辨別其睡眠障礙的特徵來了解問題的成因。 事實上,光是失眠這件事,就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形式。其中最常見的是「入睡困...
39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2年11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EPA在身心醫學上的應用簡介
EPA(Eicosapentaenoic acid),化學名稱為二十碳五烯酸,是一種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在人類飲食中,EPA主要來源於脂肪含量高的魚類和魚油,例如鱈魚肝、鯖魚、青魚、鮭魚、鯡魚、沙丁魚和多種可食用海草和浮游植物,人類母乳中亦存在EPA。...
9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2年11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疫情,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
文/ 劉依函 諮商心理師 我們的世界正因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、戰爭、流離失所和極端氣候變遷的影響而搖搖欲墜,這些都會衝擊到世界公民的心理健康(轉譯自中華心理衛生協會),對於身處的大環境變化,我們彷彿正經驗著全球性的創傷;疫情爆發後,增加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焦慮症的發生,甚至引發恐...
8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2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CES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
圖片來源:CES醫療衛教資訊網 什麼是CES療法? 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(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,簡稱CES),經美國FDA核准,用來治療疼痛、憂鬱、焦慮及失眠等疾病,運用極低的微安培電流量(百萬分之一安培,不到一般低週波治療儀電...
1,02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clinic kenhao
2022年10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被留下的我們,該怎麼辦:自殺者遺族的沉痛
文/ 劉依函 諮商心理師 臺灣自殺率2001年始達到每10萬人中11.7人,此後未曾低於全球平均。隨著疫情影響,提高了人們產生的情緒困擾或相關疾病,如恐慌症、憂鬱症、焦慮症等,從而增加自殺憾事發生的風險。 對於自殺議題的關注,常常僅停留在自殺者身上,僅作為研究統計數字,或成...
69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